「大溪藝文之家」包括原為日據時代的建築「公會堂」(1932)及「蔣公行館」(1950),加上庭院共約一千三百坪。經文經會與桃園市政府列......
在大溪藝文之家旁的武德殿,是興建於日治時期昭和5年、昭和10年(西元1935年)啟用的老建築。由於日式廟堂多採仿唐形制,因此其建築亦多......
從大溪橋緩步上行,就會連接大溪區上最有詩意的中正公園,這座充滿歷史風味的公園,古木參天、綠意盎然,由日本人於西元1909年闢建,一度是......
大溪區在地理上,屬於典型的河階地形;在人文歷史上,曾是一個古老的河港小鎮,憑藉著天然獨特的條件,發展出具特色的大溪文化,但很少人能夠多......
大溪中正公園位於位於大溪橋東端,占地面積三.九四四五公頃,建於民國前三年,原名「崁津」,為當時台灣十二名勝之一,園內花木繁茂、臨崖濱水......
大溪中正公園位於大溪區旁西邊,東臨街市,西近大漢溪懸崖,呈狹長型, 佔地約2.75公頃;佇立園內,可俯瞰大漢溪風光。園內古木參天,綠意......
2004年1月1日「大溪橋」與「崁津步道」悄悄的開放了,大溪老城區最大的行人徒步區終於成立,範圍有四大區塊串聯起來,分別是「大慶洞口」......
大溪公會堂(目前的公會堂)的洋風建築為一層樓長方形磚造建築物,室內的9公尺寬、18公尺長,前面留設走廊。原為提供當地居民集會、典禮等公......
大溪公園內涼亭特別多,個個都有段歷史,而遠看狀似斗笠的「復興亭」木構建築經依舊貌改建翻修,古色古香依舊。緣由原為「大基公」所在,西元1......
於多目標運動場豎立了一座石碑,成了林家古城遺址的唯一歷史見證,石碑上頭寫著:「林本源發祥之地」。
這是一個陸軍化學兵蕭耀有上士奮勇救人之感人事蹟。故事發生在民國54年3月25日上午10點左右,當時駐守在3061部隊的蕭耀......